| |||||
| |||||
成长,这应该是是描述少年和青年的词语,听上去温馨且富有诗情画意,让人联想起春天大地盎然生机,夏天麦浪翻滚,秋天的硕果满园和冬日里冻土下温软湿润的沃土。但今天,我要说说我这个“老”员工在电建市政公司二十年的成长史。 二十年前,从部队转业的我来到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,今日,我仍坚守在电建市政公司工作的岗位。这二十年啊,弹指一挥,但也恍如昨日,公司不断成长壮大,我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成项目管理者,我仿佛和公司相互见证了彼此的成长,一路分享着彼此成长中的收获。我见证了公司随着市场经济变化一步步转变,从大兵团作战转变到管理型、专业型经营模式。公司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那部分,而我,自然也成了市政公司最忠实的守候者之一。 二十年里,电建市政公司经历了国内外经济动荡大潮,也曾低迷过、困惑度过。记得刚参加工作,公司正处在低迷时期,当时的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,有幸分配到了十三局海满公路项目。海满项目总合同额1.5亿,靠着这个大项目,公司养活了几百名职工,光一个车队就有上百号人。那是我第一次正式上班,对单位事情什么也不懂,只能做些后勤保障工作。记得那时电脑还是个新鲜设备,整个项目部只有三四台,关键部门才能配备,项目办公和住宿条件也相当艰苦,在铁皮房里冬天没暖气,夏天没空调,可谓“冬凉夏暖”,东北的天气早上四点多天就亮了,晚上九点多才黑天,现场人员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。但那样的环境和条件下,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,每天下班大家都开开心心,一心想的都是如何共同把项目做好,发展壮大公司。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,先后承接到了更多领域的工程项目,水环境治理类工程便是其中之一,这其中的深圳茅洲河水治理工程项目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项目。 茅洲河项目是电建股份集团响应习近平总主席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号召,在深圳承接的第一个治水项目,总投资一百二十个亿,也是电建股份集团在深圳开展的最大规模、大兵团作战工程,参与工程建设共有十个水电基础局,电建市政公司便是其中之一。在茅洲河项目,我已经成长为一个管理者,负责统筹处理对外协调工作。对外协调部是新生部门,也是城市施工的重要部门,做好前期协调才能为项目顺利开工搭桥铺路。我开始带着外协团队每天走街串巷,走街道、坊社区,对每家每户每个商铺宣传正本清源工程重要性,联系各类管线产权单位,对地下管线进行交底。每天早上出门,晚上回来,每天都要走四五十公里路,晚上还要整理当天的调查资料,建立表格,把走访信息反馈给现场,使现场尽快安排施工事宜。当时的我还是个“电脑小白”,好多表格文档都不会弄,便虚心请教同事,想办法挤出时间学习电脑使用。经过一段时间锻炼,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进步,让我在后续项目中很快成长为班子成员。 这些年来,我在成长,公司也在不断成长,如今的公司已经今非昔比。随着市场经济形式变化,公司已经转型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,公司资质从一级资质上升为特级资质,业务也拓展到水力发电、水环境治理、城市管廊、房建、城市绿化等各个领域,从原来纯施工模式转变成高科技管理模式,连续中标京沪高铁、贵广高铁、深圳地铁和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等项目,国外市场也是喜报连连,同国外多个国家签订重大工程项目,合同金额从几个亿到几十个亿,不断发展壮大。 回首过去公司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我个人二十年成长,我不禁感慨万分。这些年我和公司一起经历过困难和挫折,感受过喜怒哀乐,一起成长为更好的模样。除了更加投入、更加用心地工作,我想不出还有其他方式回报公司给予我的一切。 让我们继续伴着电建市政公司一起成长吧!一起成长为兼备大才、大智、大成、大爱的人吧!让我们和公司共同度过下一个六十年,更多个六十年,祝福电建市政公司拥有更加璀璨而辉煌的未来。 | |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
浏览: |